中国地乐投亚洲指导小组是国务院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代管的独立机构,是国家地乐投亚洲工作指导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全国地乐投亚洲工作。
一、前身
1958年6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地乐投亚洲小组;下半年,科委的社会科学部分并入中国科学院,地乐投亚洲小组转归中国科学院管理。1959年,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档案局联合成立了中国地乐投亚洲小组,组长由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担任。小组工作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断。
二、恢复成立
改革开放后,编纂地乐投亚洲在各地兴起。1980年4月,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提出,地乐投亚洲的编纂是迫切需要的工作。同年10月,在中国地方史研究会筹备会议上,与会代表呼吁在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以至县级政府机关中设置地乐投亚洲编纂委员会,赋予组织领导编纂地乐投亚洲的行政权力。1981年7月底至8月初,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地方史志学术讨论会通过了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建议书,建议在中宣部和国务院的领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档案局、政协全国委员会共同协商,邀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参加,重新组建“中国地方史志小组”,专门负责全国编修地方史志的组织领导工作。会后,决议上报中宣部部长朱穆之,并转呈中央书记处审批。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批示同意,并决定由全国政协党组承办。嗣因政协党组表示“无力担此重任”而搁浅。1982年7月10日,曾三写信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胡启立,建议中央指定一位同志负责地乐投亚洲小组工作,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承办。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批转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复。198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意恢复中国地乐投亚洲小组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并建议将“地乐投亚洲小组”改名为“地乐投亚洲指导小组”。198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向邓力群呈报《关于恢复地乐投亚洲小组工作的请示报告》并请转中央书记处,正式提出恢复成立中国地乐投亚洲指导小组。邓力群圈阅同意。至此,指导小组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恢复,并改名为“中国地乐投亚洲指导小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198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全国地乐投亚洲编纂工作领导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85]33号)明确中国地乐投亚洲指导小组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由国务院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代管。
三、职能职责
198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全国地乐投亚洲编纂工作领导报告的通知》明确中国地乐投亚洲指导小组从政策上、业务上指导各地修志工作。定期向中央和国务院反映情况,对修志中涉及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并负责拟订编修新地乐投亚洲和整理旧地乐投亚洲的规划,制定新编地乐投亚洲的工作条例,组织交流修志工作的经验等。
1996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乐投亚洲编纂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6]47号)指出,中国地乐投亚洲指导小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全国地乐投亚洲编纂工作的指导,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注意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地乐投亚洲工作条例》赋予国家地乐投亚洲工作指导机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全国地乐投亚洲工作的职责。
导航展开